我国中医医疗机构迎来首批中华中医药学会
全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在2017年7月28-30日于陕西省铜川市召开的中国科学院葛均波院士工作站揭牌仪式暨第三次全国中西医介入心脏病学论坛暨第三届海峡两岸气血理论高峰论坛上,我国中医医疗机构迎来首批6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目前我国中医医疗机构多数三级甲等医院都开展了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工作,有效地保障了中医医疗机构的医疗安全,介入治疗与中医药结合提高了广大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在部分患者如不能耐受抗血小板治疗、合并微循环障碍和心理疾病等方面彰显了中医药的独特疗效,因此大力发展介入心脏病学与中医药势在必行。随着县级医院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的广泛开展,心血管疾病介入培训工作尤为重要,特别是中医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尤显紧迫。
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自创办成立以来,在王显主任委员的带领下,在全国中医系统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领域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针对中医系统亟待需要进行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的现状,在葛均波院士、霍勇教授等心血管介入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团结国内一大批中西医心血管介入治疗专家,制定了中医医疗机构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管理规范。中华中医药学会介入心脏病学分会经过2年多的筹备工作,严格按照规范标准,经过单位申请、专家现场考察验收、网上公示等环节,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出中日友好医院等12家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其中中日友好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广东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甘肃省人民医院等6家单位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数量都在每年1000例以上,并且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突出,被授予首批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
首批中华中医药学会全国心血管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的建立,标志着我国中医医疗机构在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培训方面迈出关键步伐,为加快中医系统高层次心血管介入人才培养、促进中医系统医疗服务水平提供重要的支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