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茶饮火出圈 掀起养生新热潮
发布日期:2024-07-25

  中药临方加工室工作人员正在制作中药茶饮

  “这个夏天,没想到打败奶茶店的竟然是中医院。”“养生又好喝,价钱超便宜,没想到体验感不错。”炎炎夏日,记者发现不少年轻人把手中的“冰美式”换成了“新中式”,一股“药香味”十足的中药茶饮在铜川人的网络社交平台火爆“出圈”,掀起一股年轻人养生消费热潮。

  潮起来的中药茶饮:

  本土定制,主打性价比养生

  “提起中药都能感觉到苦涩,没想到在医院开的中药茶饮口感还不错。”7月22日,市民张女士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购买了乌梅饮后迫不及待地用茶杯冲泡了一袋。张女士说,相比饮品店的乌梅类饮品,医院的乌梅汤喝起来整体有种淡淡的中药材香味。不光货真价实,也不会过分甜腻,价格还公道实惠。

  “喝了3天,感觉这种茶包不仅味道好,解暑效果也很不错。”张女士逐渐用乌梅饮替代了日常的咖啡、奶茶,还特意带了一些茶包在办公室里用养生壶熬制,邀请同事一起品尝,主动向周围人推荐这款“神奇茶饮”。

  今年5月底,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中药临方加工室精心推出了乌梅汤袋泡茶,以乌梅、山楂、甘草等多味中药材为原料,乌梅具有消暑解渴、促进食欲的功效;山楂有助于消食化积;甘草可调和乌梅的酸味,使乌梅汤口感层次丰富,回甘持久。

  “我们的乌梅饮和市面上的相比,原材料看得见且物美价廉,每剂不到1.3元。除了乌梅饮,我们近期还推出了消暑饮、清咽饮、生脉饮、养颜饮、调脂饮等,其中最便宜的一剂0.7元,最贵的安神饮一剂11元。没想到中药茶饮这么火,我们平均每天能开出300至400剂。”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中药临方加工室主管中药师高月说。

  如今,中药茶饮成为众多年轻人社交圈里的养生消费“新宠”。记者观察到,我市中药茶饮“走”出药房,“走”进景点和临街商铺的饮品店、奶茶店等,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中药茶饮便于携带,易于冲泡,符合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方式,无论身在何处都可以通过养生壶炖煮冲服。“现在来医院开具中药茶饮的人群特别多,就像这个患者今天来就开了30副调脂饮,一共才花了40元,便宜又放心,大家都很满意。”7月22日,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方便门诊主治医师温超辉说。

  热潮下的冷思考:

  茶饮虽好,但不能贪杯

  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中药临方加工室为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发挥中医药治未病优势,特推出了“夏季养生茶饮”。需要强调的是,尽管中药茶饮以饮品形式呈现,被称为茶饮,但其本质仍属于中药范畴,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必须遵循医生的叮嘱,需要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体质来开具。

  “我的肠胃比较弱,但最近感觉胖了好几斤,再加上这几天身体还有点不舒服。本来想着中药茶饮有保健功能,能够减肥,我肯定也能喝,没想到医生说我的身体目前不适合喝。”7月23日,冯女士正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下单中药茶饮时,医生不建议她购买。

  面对中药茶饮能够达到养生效果的疑问,记者采访了高月,对于中药茶饮,她认为:“我们的中药茶饮是由医生开具的中药材制作而成的,具有一定的养生效果,但是不能代替西药来治疗相关疾病,如果患者本身患有一些疾病还是需要服用相关药物进行治疗。想要达到更好的养生效果离不开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一味依赖中药茶饮。若身体持续出现不适症状,建议及时调整作息习惯、饮食习惯以及情绪状态,并务必及时前往正规医院进行就诊,以确保得到有效的治疗。”

  前来消费的市民告诉记者,“快节奏的生活,让人们养成了边熬夜边养生的习惯,中药茶饮这名字听起来就很符合目前的潮流,而且都是纯中药没有其他添加剂,这种健康感获得了年轻人的喜爱。”

  谈及中药茶饮爆火的原因,高月表示,近年来人们对自己的身体健康状况越来越重视,未病先防等中医治未病大健康理念也逐渐走进老百姓心里。“药食同源”的养生理念备受年轻人青睐,不少人用中药茶饮代替奶茶、咖啡、饮料等,展现了中医药独特的文化魅力,也体现出如今年轻人对中医药文化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