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合作五周年征文优秀奖作品】《立鸿鹄之志,展骐骥一跃-- 写给五周岁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的一封信》--景淑丽 科教部
发布日期:2022-09-21

亲爱的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

展信安!

五年前的今天,您如婴儿般呱呱坠地,承载着京、铜两地合作共建的期待,开始了新的风雨兼程。经历了五载春秋,今天,你风华正茂青春年少。在这个属于您的日子里,祝福您生日快乐!

五年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的全力支持下,在铜川市委、市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下,您认真贯彻落实“医教研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大力实施科教强院、人才兴院战略,促进科教工作步入了规范化管理轨道,科研能力迈上新台阶,为您的发展飞跃插上了有力的翅膀。

市校合作共建实践在“铜川特区”取得了不负众望的成功。

您的成绩有目共睹——

书写科教腾飞的“铜川特区答卷”

今日铜川,福地圣土,乘先贤之厚德;创新发展,沐时代之雄风。

五年前,您小心翼翼的种下了科教这颗种子,经过培土、施肥、浇灌和岁月的洗礼,如今已破土而出,在三秦大地上开出了最美的科技之花。

科研课题立项创建院新高。5年来,您共获批并立项科研课题79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课题16项、市级课题12项、校级课题11项、横向课题5项、孙思邈研究院课题33项,实现了国家级科研课题立项“零的突破”。

科技成果转化开创铜川先河。丁治国教授的科技成果“治疗结节性甲状腺肿和桥本氏甲状腺炎的外敷及内服中药验方”转让协议金额高达1020万元,打通了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标志着“铜川特区”成果转化工作取得重大突破。

学术论文发表实现翻番。职工以您的名义发表各级各类医学论文123篇,SCI共计9篇,中文核心期刊53篇。

药物临床试验基地筹备进展顺利,成功研发获批院内三项中药特色制剂并应用于临床,接收培养省内外实习生360余人次,成立11个教研室和6个院属科研机构,开启了医教研协同发展新局面。

铜川首家国家级重点研究室(心脉病症益气活血重点研究室)、铜川首家省级甲状腺专业委员会、铜川首个干细胞实验室、铜川首家省级甲状腺疾病专科联盟纷纷纳入您的麾下;《靥本相应论》学术专著出版在铜川首发;首届科技大会、教育大会召开;积极搭建高水平的国际、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学术交流平台。

······

您创造了无数的“首家”和多个“零的突破”,您在科教方面迈出坚实的前进步伐,实现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书写精准培养,人才先行的“蓄水池”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您为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积极为科研人员创造人人努力成才、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发展条件和上升通道,尽力当好科研工作的“铺路人”和“店小二”。先后推行市校合作“青苗计划”、“丹心计划”和“科研导师制”人才培养引进模式,成立两期“鸿鹄青年”人才团队,举办院内“最美科技工作者”和“优秀科技工作者”表彰大会。

您深刻的懂得人才强,则医院强;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的道理。“鸿鹄青年”人才团队成立一年来,您手把手培养大家从科研小白开始,定期开展线上线下科研学术讲座25期,使科研人员熟悉了课题申报常识,明晰了申请书填写技巧,领悟了课题申报精髓,增强了申报课题的信心。做到精准培养、“传帮带”和扶上马送一程的人才举措;做到每个科研人员不掉队,巩固拓展了人才扶贫攻坚中的成果;实现了人才培养从“输血”到“造血”的根本性转变;努力建设好人才自主培养的“蓄水池”。

同时,举办铜川市首届中医骨干高级研修班、铜川市基层卫生人才培训班,院长丁治国教授和时任院长王显教授入选省“千人计划”人才项目,丁治国教授团队入选铜川市卫健系统首个陕西省科技人才团队项目--秦创原“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名誉院长葛均波院士团队入选省“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填补了铜川市人才建设项目空白。

······

您扛起了人才兴院的大旗,营造了浓厚的科研氛围,为科研反哺临床提供了坚强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书写市校合作新篇章

2019年,您的孪生姐妹--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研究院诞生了。同年12月孙思邈研究院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仅成立两年时间,就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科研院所投标的科研项目100余项,成功立项70余项。此时,您的声誉响彻全国。

这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全国中医药大会精神,“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成功实践。让岐黄基因薪火相传,让跨越精神时空、超越国度和富有永恒魅力的药王精神,迸发出了传承创新发展的新动力。

一项项实实在在喜人的成绩,折射出“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十二个字的含金量,更彰显了“市校合作共建”的强大生命力。

愿将黄鹤翅,一借飞云空。愿您乘着北京中医药大学的翅膀,继续秉承将国内领先的中医药文化、技术和人才向国家西部地区及更广阔的一带一路地区进行有效辐射的伟大历史使命,我们将紧紧跟随您的脚步,仰望星空追逐梦想,脚踏实地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壬寅夏日,为您而歌:“至诚至善,笃行创新;根深叶茂,山高水长!”



景淑丽

2022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