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村医:当好村民健康“守门人”
发布时间:2025-08-05    来源:铜川日报    

编者按:今年3月,我市选派第十一批第一村医工作启动,来自全市各医疗机构的第一村医纷纷“上岗”。几个月来,第一村医们进村入户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慢性病管理等,这些下到乡镇、村组的第一村医,成为基层群众健康的有力守护者。

自2020年1月开始,市卫健委率先在全省推行从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选派年轻优秀医生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担任第一村医,已陆续选派了11批。第一村医们为当地引进中医适宜技术、内科常见病诊治、急诊急救技术等;帮助建立口腔科、专家门诊等科室,有效提升了基层的服务能力。请随记者的镜头去感受这些第一村医的日常工作吧!


李鸽:让中医特色在基层落地生根

本报记者 李阳

作为第十一批第一村医,来自铜川矿务局中心医院针灸科的李鸽被派驻到印台区金锁关镇中心卫生院。几个月以来,她秉持“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的理念,将中医药服务融入乡村医疗,让更多的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中医药服务,也让中医药文化在乡村生根发芽。

通过走访,李鸽了解到许多村民对中医药了解甚少,为此,她携带针灸针、艾条、火罐等传统器具,走村入户开展“中医义诊”。她运用针刺、艾灸等疗法,为长期劳作导致颈肩腰腿痛的村民缓解病痛。今年6月、7月,李鸽为辖区内一百余名大骨节病患者上门治疗,她通过中医药适宜技术使患者病痛减除,受到大家一致好评。

李大娘患膝关节痹症多年,行走艰难,经李鸽精心施针,其疼痛显著缓解,重拾田间劳作的喜悦。王大爷双手手指关节变形、疼痛无力,在持续针刺、艾灸调理下,功能逐渐改善,生活重现希望。

李鸽还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融入乡村健康管理中,通过家庭医生签约、举办中医药养生讲座、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指导慢病患者合理用药,向村民普及中医预防保健知识。根据四季变化,她指导村民运用药食同源的食材调理身体。同时,组织村民在村文化广场集体锻炼,推广八段锦、太极拳等中医传统功法,帮助大家增强体质、预防疾病,进一步提升了村民的健康素养。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李鸽采取“手把手教学”模式,对村医进行中医药技能培训。从中医基础理论到针灸取穴、辨证施治等,她都倾囊相授。通过现场演示耳穴压豆操作技巧、讲解针刺手法要点,帮助村医掌握实用中医技术。此外,她还积极联系上级医院,为村医争取跟师学习机会,逐步培养出一支“留得住、用得上”的本土医疗队伍,为乡村中医药服务注入持久动力。

李鸽还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整合多方资源,推动中医药帮扶向纵深发展。她协调上级医院专家开展远程会诊,为疑难病症患者提供中医药诊疗方案。同时,推动建立“中医医联体”,畅通乡村患者转诊绿色通道,让村民在需要时能快速获得优质中医医疗资源,实现中医药服务的全链条覆盖。

中医药帮扶,不仅是技术的传递,更是文化的传承与健康的守护。李鸽表示:“看到越来越多的村民摆脱了疼痛束缚,健康意识提高了,我很欣慰,我要以仁心仁术为笔,以中医药为墨,深耕基层,为守护群众健康贡献中医力量。”


曹娟:用心用情守护村民健康

本报记者 李阳

我市第十一批第一村医曹娟是市人民医院的一名内科医生。今年3月,她被派驻到耀州区照金镇卫生院,成为一名乡村医疗工作者。几个月以来,她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用心用情为村民服务,成为村民的健康守护者。

为做好驻村工作,曹娟积极向前几期下乡的第一村医了解情况,做好前期准备。一到照金镇卫生院,她就迅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中,充分熟悉村医工作内容及工作流程,认真履行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责。

村医的工作辛苦而琐碎,按照安排,曹娟负责照金镇5个自然村近2000人600余户的医疗保健工作。由于村与村,组与组距离很远,住户分散,为了尽快摸清情况,曹娟与卫生院同事克服种种困难,走村串巷,挨家挨户摸排情况,初步了解掌握所在自然村的医疗卫生情况,以及慢病患者和特殊管理人群情况。每到一户,她都为村民测血糖,测血压,向他们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他们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并为有需要的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教会他们规范用药,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并嘱咐他们定期到卫生院及上级医院随诊及治疗。

村民董雨娟患高血压多年,血压一直控制不好,时常头痛头晕,曹娟了解到她的情况后,对她的用药进行了及时调整,几天后,董雨娟的血压得到了控制,头痛头晕症状也随之消失。董雨娟逢人就说:“曹大夫厉害得很,在家门口就能看好病,真是太方便了。”

在入户走访的过程中,曹娟了解到农村地区在医疗资源和医疗服务方面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针对这些情况,她积极参与卫生院组织的义诊活动,并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工作。

村民杜婷婷近期发现双腿出现瘀斑,曹娟知道后,用心安慰她,并给她进行了初步检查和化验,同时,联系上级医院及时对她进行治疗。像杜婷婷这样在曹娟帮助下,及时就医的村民还有很多。如今,在她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照金镇村民看病就医更方便了。

她积极参与照金红军小学2至4年级学生碘缺乏筛查工作,向学生普及健康知识。暑假放假前,她主动到辖区学校为老师和学生进行防溺水科普讲座,现场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抢救”培训,一遍一遍示范,手把手地教,让广大师生充分掌握急救知识和本领,她的授课受到了大家的欢迎。同时,她在卫生院领导的支持下,发挥自己所长,在卫生院开办了“专家门诊”,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就诊服务。

忙碌的几个月转瞬即逝,曹娟踏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同事和村民的尊重,精心的诊治得到了患者和家属的信任。

如今,“曹大夫”的大名已在照金卫生院和5个自然村广为人知,卫生院同事和村民有个大病小情,都愿找她诊治问询。面对大家的信任和肯定,曹娟说:“我很自豪有机会作为一名村医为淳朴的乡亲们服务,我将继续努力,扎根基层,当好村民健康的‘守护者’。”


姜婷:以齿间关怀 筑乡村健康堡垒

本报记者 李阳

健康是民生之基,而口腔健康往往容易被忽视,自3月起,来自北京中医药大学孙思邈医院口腔科的姜婷便肩负使命,走进乡村,成为村民口腔健康的守护者。

作为第十一批第一村医,姜婷来到宜君县棋盘镇后便迅速开展入户走访工作。通过走访,她发现这里的村民长期受口腔疾病困扰,却因医疗资源匮乏和健康意识淡薄,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不少老人牙齿松动、脱落,吃饭成了难题;孩子们龋齿频发,却不知如何正确护理。面对这一现状,姜婷深知自己责任重大,她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在乡村的大地上书写温暖的健康故事。

她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马不停蹄地开展口腔义诊。在棋盘镇街道的集会上,简单的桌椅拼凑成临时诊疗台,姜婷耐心地为每一位村民检查口腔。一位大爷因牙齿疼痛多年,面容憔悴,姜婷仔细检查后,发现其是严重的牙周炎,由于长期拖延,牙槽骨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变形。“大爷,您这牙拖得太久了,再晚点,这几颗牙就保不住了。”姜婷一边轻声安慰,一边详细讲解治疗方案。义诊以来,她为近百位村民进行了口腔检查,发现大部分村民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口腔问题,而其中很多本可以通过早期预防和治疗避免。

为了提高村民的口腔健康意识,姜婷化身“科普使者”,她利用村里的广播,定期播报口腔健康知识,从正确刷牙的方法到如何预防龋齿和牙周病,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专业知识传递给每一个村民。同时,她还制作了图文并茂的宣传手册,挨家挨户发放。对于那些不识字的老人,她就手把手教他们如何正确刷牙,演示正确刷牙法的每一个动作。村里的孩子们是她重点关注的对象,她走进乡村学校,开展生动有趣的口腔健康讲座,用卡通模型和小游戏,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了解口腔健康的重要性,学会保护自己的牙齿。

除了日常的诊疗和科普,姜婷还积极改善村里的医疗条件。她走村入户,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较为全面的口腔检查。在她的努力下,棋盘镇卫生院先后开展了龋齿填充、简单的牙周治疗、拔牙、根管治疗、义齿修复等。对于一些复杂的病例,她则帮助村民联系上级医院,开通绿色转诊通道,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在驻村的日子里,姜婷与村民们建立了深厚的情谊。村里的张大娘牙齿缺失多年,吃饭只能囫囵吞咽,身体也越来越虚弱。姜婷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她多方联系,为张大娘争取到了免费的义齿修复名额。当张大娘戴上崭新的义齿,露出久违的笑容时,她紧紧握住姜婷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那一刻,姜婷深刻体会到自己工作的价值。

如今,在姜婷的努力下,村民的口腔健康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健康意识也大幅提高。看到这些,姜婷很欣慰,她表示还会坚守在这片土地上,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满腔热忱,守护着村民们的口腔健康。


原文链接:https://m.tcsrm.cn//2025/0805/335252.html

分享到: